“中夜,讀《人民呼喚焦裕祿》一文,是時霽月如銀,文思縈系……”1990年7月15日,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寫下《念奴嬌·追思焦裕祿》。
多年來,習近平始終強調學習和弘揚焦裕祿精神。他曾動情地說,我們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祿同志事跡教育成長起來的,焦裕祿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。
“習近平同志先后3次來蘭考視察,要求我們學習焦裕祿,對標焦裕祿,讓群眾更滿意,把蘭考發展好。我們一定牢記囑托,人人爭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、好干部。”蘭考縣委書記蔡松濤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。
焦守云(焦裕祿的二女兒):
他進門就說是來走親戚的
“本來有點緊張,但他進門就說,我是來走親戚的,聽了這話,我一下放松了很多。”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云說。
2009年春天,在河南調研的習近平專程到蘭考縣焦裕祿紀念園拜謁焦陵。2014年,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,習近平選擇蘭考作為自己的聯系點。同年3月17日,他到蘭考實地指導教育實踐活動,第一站就是焦裕祿同志紀念館。
第一次到蘭考考察時,習近平專程來到焦家小院,看望焦裕祿的子女和親屬。“他一一詢問我們的身體、工作、生活情況,關心‘焦三代’的成長。”焦守云說,“他動情地說到,‘焦裕祿同志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’,還問‘你們認為怎么學習焦裕祿’。”
“第二次見面時,我向他匯報,正在拍一部介紹父親事跡的紀錄片。”焦守云回憶,習近平詢問了相關情況,叮囑隨行的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:“這部紀錄片可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教材。”
2014年3月17日晚,習近平來到焦裕祿干部學院,和蘭考縣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培訓班學員座談。他說,學習焦裕祿時我上初中,當時政治課老師讀報,讀著讀著便哽咽了,我們聽著聽著也流淚了。
正是在這個座談會上,習近平提出了發人深省的“蘭考之問”: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,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精神財富,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什么樣的精神財富?
“百姓誰不愛好官?把淚焦桐成雨。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,父老生死系……”一首《念奴嬌·追思焦裕祿》,表達了習近平對焦裕祿由衷的崇敬和立黨為公、執政為民的責任擔當。
“2014年3月18日,在蘭考縣匯報會上,總書記給我們誦讀了這首詞,現場所有人都被深深打動。”時任蘭考縣委書記、現任開封市委政法委書記王新軍回憶說。
陳百行(蘭考焦裕祿紀念園管理處主任):
總書記說“八項規定”受到“十不準”啟發
“我也是來學習的。”2014年3月17日上午,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,習近平對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說。
紀念園管理處主任陳百行回憶:“總書記對每件展品都看得非常認真,走到印有焦裕祿制定的‘干部十不準’的展板前,他駐足良久。”
不準用國家的或集體的糧款或其他物資大吃大喝,請客送禮;一律不準送戲票,十排以前戲票不能光賣給機關或幾個機關經常包完;一律不準到商業部門、合作社部門要特殊照顧……
“總書記仔細觀看修改痕跡明顯的‘十不準’底稿,認真聽取講解,并對隨行人員說,中央在制定‘八項規定’時,曾受到‘十不準’的啟發。”陳百行說。
2009年春,在蘭考縣干部群眾座談會上,習近平把焦裕祿精神概括為“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”。
再訪蘭考時,他對焦裕祿精神作出新的論述——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“心中裝著全體人民、唯獨沒有他自己”的公仆情懷,凡事探求就里、“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”的求實作風,“敢教日月換新天”“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”的奮斗精神,艱苦樸素、廉潔奉公、“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”的道德情操。
不搞特殊化,習近平以身作則。王新軍說:“總書記在焦裕祿干部學院吃的是大鍋菜,四菜一湯,住的是普通學員宿舍,離開時按照標準,交納了食宿費。”